首页 新闻中心 行业资讯

漆雾凝聚剂与水帘柜/喷淋塔的协同作用详解

时间:2025-03-27 15:53:22 来源: 浏览|:16次

漆雾凝聚剂与水帘柜/喷淋塔的协同作用详解

在水性涂料喷涂作业中,漆雾凝聚剂与水帘柜、喷淋塔共同构成了一套高效的废气与废水处理系统。以下详细解析水帘柜捕获漆雾后,废水进入循环系统,并通过漆雾凝聚剂AB剂实现凝聚分离的全过程。

一、水帘柜的漆雾捕获机制

水帘柜通过“水幕+文丘里效应”双重作用实现漆雾的高效捕获:

  1. 水幕形成:自吸水泵将水箱内的水抽至顶部水槽,水从水槽均匀溢流至水帘板,形成流动水幕。
  2. 文丘里效应:喷漆过程中,高速气流(20-30m/s)通过涡流板,将水幕卷起形成雾化颗粒,漆雾与雾化水充分接触。
  3. 漆雾粘附:漆雾颗粒与水流发生碰撞,粘附于水幕表面,随水流落入底部循环水池。

捕获效率:水帘柜对漆雾的捕获效率可达85%-90%,未捕获的漆雾随废气进入后续喷淋塔处理。

二、废水循环系统的构建

  1. 废水收集:水帘柜循环水池中的废水通过管道进入废水集中槽,不同批次废水在此混合均质化。
  2. 循环路径:处理后的清水通过循环泵返回水帘柜,形成闭环系统,减少新鲜水用量。

关键参数控制

  • 循环水流速:需保持湍流状态(雷诺数>4000),防止漆渣沉积;
  • 循环周期:根据漆雾浓度设定,通常为2-4小时/循环。

三、漆雾凝聚剂AB剂的作用机理

漆雾凝聚剂分为A剂(消粘剂)和B剂(絮凝剂),通过“失粘-凝聚”两步法实现漆渣分离:

  1. A剂作用(失粘阶段)
    • 电荷中和:A剂中的阳离子与漆雾颗粒表面的负电荷中和,破坏胶体稳定性。
    • 表面改性:活性基团与漆雾中的极性基团反应,降低颗粒表面张力。
    • 效果:漆雾颗粒失去粘性,形成分散的小颗粒(粒径<10μm)。
  2. B剂作用(凝聚阶段)
    • 吸附架桥:B剂的长链高分子通过架桥作用,将小颗粒连接成絮团。
    • 网捕卷扫:絮团进一步吸附水中悬浮物,形成致密的大絮团(粒径>1mm)。
    • 上浮分离:絮团密度小于水,自然上浮至水面形成漆渣层。

投加策略

  • 投加顺序:先加A剂(投加量0.5-1.0‰)反应30min,后加B剂(投加量1.5-2.0‰)反应20min;
  • pH控制:维持废水pH=8.5-9.5,确保zui佳凝聚效果。

四、凝聚分离与清水回用

  1. 固液分离
    • 机械刮渣:利用刮渣机自动清除水面漆渣,含水率降至60%以下;
    • 气浮辅助:对细小絮团采用溶气气浮,提高分离效率。
  2. 清水检测与回用
    • 水质指标:处理水需满足COD<150mg/L、SS<50mg/L;
    • 回用路径:达标清水通过循环泵返回水帘柜,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。

五、喷淋塔的协同净化作用

水帘柜未捕获的漆雾随废气进入喷淋塔,喷淋塔通过“气液传质+化学反应”进一步净化:

  1. 废气预处理:废气经水帘柜初步净化后,进入喷淋塔底部;
  2. 喷淋液反应:循环喷淋液(含NaOH或H₂SO₄)与废气中的VOCs及残余漆雾反应;
  3. 净化排放:处理后的气体经除雾器去除液滴,达标排放(VOCs<10mg/m³)。

系统协同优势

  • 处理效率:水帘柜+喷淋塔组合对漆雾的总去除率>99%;
  • 能耗优化:喷淋塔循环液可回用于水帘柜补水,减少水资源浪费。

六、技术经济性分析

项目传统生化工艺现代物化工艺(凝聚剂+水帘柜/喷淋塔)
初始投资500-800万150-250万
年运行费用120-150万30-50万
危废量80-120吨/年20-40吨/年
ROI(投资回收期)>3年<1.5年

结论

漆雾凝聚剂与水帘柜、喷淋塔的集成系统,通过“捕获-凝聚-分离-净化”四步法,实现了水性涂料废水和废气的协同高效处理。该系统不仅显著降低COD和VOCs排放,更通过模块化设计和智能控制实现降本增效,是涂装行业绿色转型的理想选择。

推荐产品

Recommended
more >
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污水选型 新闻中心 合作伙伴 销售网络 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电话:13915412606

传真:0512-66833792

邮箱:haonuo12@163.com

地址:苏州市相城区城通路66号

微信官方

Copyright © 2005-2021 苏州昊诺工贸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
苏ICP备12053904号-8

技术支持:网站建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