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新闻中心 常见问题

漆雾凝聚剂的多种配方及其应用

时间:2025-03-23 07:48:27 来源: 浏览|:26次

漆雾凝聚剂是专门针对涂装喷漆废水研制的水处理药剂,其配方体系及工业应用需根据具体场景灵活调整。结合行业数据及文献分析,现将其技术细节与应用方案整理如下: 一、基础配方体系 漆雾凝聚剂通常由 A剂(破粘剂) 和 B剂(絮凝剂) 双组分构成,部分场景需添加 pH调整剂 或 辅助剂(如杀菌剂、消泡剂)。 1. A剂(破粘剂) 核心成分:高分子表面活性剂(如改性铝盐/铁盐聚合物)、含氮有机化合物与醛类缩合物。 作用机制:通过电中和破坏油漆电荷(1-10分钟内失效90%粘性),并形成微小颗粒。 浓度:水溶液浓度1%-2% g/mL,投加量按循环水量0.2%-0.3%计算。 2. B剂(絮凝剂) 核心成分:高分子阳离子聚合物或无机絮凝剂。 作用机制:通过吸附架桥将失粘漆粒聚集成海绵状絮体,密度小于水实现上浮。 浓度:水溶液浓度0.1%-0.2% g/mL,与A剂按1:1比例投加。 3. 辅助剂 pH调整剂:氢氧化钠(控制循环水pH 7.5-9.0)。 其他:分散剂、消泡剂、杀菌剂(抑制微生物滋生)。 二、应用场景与技术细节 1. 行业应用 主要领域:汽车制造、家具喷涂、3C产品涂装等喷漆废水处理。 处理效果:漆雾去除率95%-99%,处理后有机溶剂残留<17.1mg/Nm³。 2. 工艺参数 投加比例:A剂与B剂按1:1投加,总投加量为循环水量的3-10‰(需根据喷漆量调整)。 pH控制:循环水pH需维持在7.5-9.0,过高或过低均影响絮凝效果。 3. 特殊场景调整 非极性树脂(如聚酯、聚氨酯):需采用不同极性、亲水性的漆雾凝聚剂,增强对疏水漆粒的包裹能力。 极性树脂(如丙烯酸、醇酸):调整凝聚剂亲水基团比例,避免过度絮凝导致漆渣松散。 三、不同喷漆工艺的适配方案 1. 水帘喷漆室 特点:水雾颗粒较大,漆渣易粘附水帘壁。 调整方案:增加A剂投加量(提高破粘效率),配合机械搅拌或空压机吹气辅助漆渣上浮。 2. 文丘里工艺 特点:气流负压强化漆雾捕集,但漆渣粒径细小。 调整方案:添加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(增强架桥作用),适当提高B剂投加比例。 四、极端水质条件下的优化措施 1. 高硬度水 问题:钙镁离子干扰絮凝过程。 解决方案: 预处理:添加碳酸钠软化水质。 复合配方:使用含硅酸钠的强碱分散型凝聚剂。 2. 非极性溶剂干扰 问题:溶剂降低漆粒亲水性。 解决方案: 投加量调整:按落漆量的15%-20%添加A/B剂。 工艺优化:定期投加杀菌剂(如次氯酸钠),抑制微生物分解絮凝体。 五、使用效果评估与操作规范 1. 效果评估方法 目视法:观察漆渣上浮状态及水面清洁度。 手感法:检测漆渣粘性(一级:松软无粘;三级:浆糊状粘手)。 2. 操作规范 投加顺序:先加A剂(破粘),间隔30分钟再加B剂(絮凝)。 维护周期:每3-6个月清槽换水,更换凝聚剂型号需同步调整pH。 总结 漆雾凝聚剂的配方设计需兼顾树脂类型、喷漆工艺及水质条件,通过调整组分极性与投加比例实现高效絮凝。实际应用中建议结合水质检测与实验小试,动态优化配方参数。对于复杂场景(如混合树脂涂装),可采用复合配方或分段投加策略,进一步提升处理效率。

推荐产品

Recommended
more >
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污水选型 新闻中心 合作伙伴 销售网络 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电话:13915412606

传真:0512-66833792

邮箱:haonuo12@163.com

地址:苏州市相城区城通路66号

微信官方

Copyright © 2005-2021 苏州昊诺工贸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
苏ICP备12053904号-8

技术支持:网站建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