判断漆雾凝聚剂 AB 剂产品质量是否达标的方法
时间:2025-03-18 08:11:20
来源:
浏览|:30次
判断漆雾凝聚剂 AB 剂产品质量是否达标的方法
依据产品成分与性能判断
查看成分报告
正规的漆雾凝聚剂 AB 剂产品,供应商应能提供详细的成分报告。A 剂中关键成分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类型、含量需明确。例如,高效的 A 剂通常含有特定比例的非离子型或阴离子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,其含量应在合理范围,如 30% - 50% 之间,以确保具备强大的表面活性,能快速吸附在漆雾颗粒表面,降低表面张力,使憎水漆雾颗粒迅速亲水。B 剂作为高分子絮凝剂,其分子结构相关信息,如分子量大小、分子链支化程度等也应清晰呈现。一般来说,优质 B 剂的分子量较高,在数百万至数千万之间,且具有适度的支化结构,利于与经 A 剂处理的漆雾颗粒紧密缠绕、高效架桥。
评估分解与絮凝能力
- A 剂分解能力测试:可进行简单的模拟实验,将一定量的漆雾凝聚剂 A 剂加入含有漆雾颗粒(可取自实际生产车间或模拟调配)的水样中,观察 A 剂对漆雾中树脂等有机成分的分解和皂化效果。在规定时间内,如 30 分钟后,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检测水样中有机成分的含量变化。若 A 剂质量达标,应能使水样中漆雾有机成分的含量显著降低,例如降低 50% 以上,表明其具备良好的分解能力,为后续 B 剂的絮凝创造有利条件。
- B 剂絮凝能力测试:在 A 剂对漆雾颗粒完成初步处理的水样中,加入适量 B 剂,观察絮凝现象。质量达标的 B 剂应能在短时间内,如 5 - 10 分钟内,使水样中的漆雾颗粒迅速聚集形成大且密实的絮体。通过测量絮体的沉降速度,可进一步量化评估 B 剂的絮凝能力。例如,絮体在 15 - 30 分钟内沉降至水底,且沉降后上清液清澈,浊度明显降低,说明 B 剂的絮凝能力良好。
基于产品稳定性判断
储存稳定性考察
了解产品在不同储存条件下的稳定性表现。向供应商询问产品的推荐储存温度、湿度范围以及保质期。例如,优质漆雾凝聚剂 AB 剂应能在常温(20℃ - 30℃)、相对湿度 40% - 70% 的环境下,储存 6 - 12 个月而不发生明显的性能变化。企业可进行小范围的储存实验,将少量产品在上述条件下存放一段时间,如 3 个月后,对比储存前后产品的外观、pH 值、有效成分含量等指标。若产品外观无分层、沉淀、变色等现象,pH 值变化在合理范围(如 ±0.5),有效成分含量下降不超过 10%,则可认为产品储存稳定性良好。
使用稳定性验证
在实际生产环境中,观察漆雾凝聚剂 AB 剂在不同季节、不同车间环境下的使用效果是否稳定。例如,在夏季高温环境下(车间温度可能达到 35℃ - 40℃),若产品质量达标,A 剂不应出现分解过快导致无法有效分散漆雾颗粒的情况,B 剂的絮凝效果也不应明显变差。同样,在冬季低温环境(车间温度可能低至 5℃ - 10℃)下,产品应能正常发挥作用,漆雾处理效率不应大幅降低。通过长期跟踪记录不同环境下的处理效果数据,可判断产品的使用稳定性是否达标。
参考实际处理效果判断
漆雾去除率测定
在家具制造企业的喷漆车间现场,安装专业的漆雾浓度检测设备,在使用漆雾凝聚剂 AB 剂前后,分别测量车间内漆雾的浓度。通过计算漆雾去除率来评估产品质量。对于溶剂型油漆漆雾,质量达标的漆雾凝聚剂 AB 剂应能使漆雾去除率达到 90% 以上;对于水性油漆漆雾,去除率应在 85% - 90% 之间;对于粉末油漆漆雾,去除率也应达到 80% 以上。例如,某车间在未使用 AB 剂前,漆雾浓度为 100mg/m³,使用后降低至 10mg/m³ 以下,则漆雾去除率超过 90%,表明该 AB 剂产品在漆雾去除方面效果良好,质量达标。
设备维护与产品质量影响评估
观察使用漆雾凝聚剂 AB 剂后,对生产设备维护频率和产品质量的影响。质量达标的 AB 剂应能有效减少漆雾对设备的附着、堆积,降低设备维护频率。例如,水帘喷漆设备在使用优质 AB 剂后,水帘的堵塞周期从原来的每周一次延长至每月一次以上,通风管道内的积漆现象明显减少,设备的使用寿命得以延长。同时,产品质量应得到提升,漆面的颗粒、麻点等缺陷显著减少,产品次品率降低。若出现设备维护频率未降低、产品质量未改善甚至变差的情况,则说明 AB 剂产品质量可能存在问题。